大實小說_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大實小說_ > 曆史 > 大明肅王:家父朱元璋 > 第3章 受到猜忌

大明肅王:家父朱元璋 第3章 受到猜忌

作者:朱標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5-13 13:10:23 來源:CP

朱楧被朱元璋這句話驚出了一身冷汗,暗道,這真不愧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從一無所有到席捲天下的男人,自己剛剛動了點心思,他便一眼看穿了,看來自己將來還是要更加小心纔是,千萬不能仗著自己是個穿越者就在這個人麵前裝逼,否則的話,一定會被拖出去喂狗。

既然朱元璋主動問起來,朱楧也就冇什麼好藏著掖著的了,便首言道:“回父皇,兒臣想通了。

願意遵從父皇的旨意,前往甘肅就藩,而且事不宜遲,想儘快動身。”

朱元璋聽完朱楧的話,眉宇間不禁皺起,他那雙眸閃爍著狐疑慮,似乎在審視般看著朱楧,彷彿在尋找言辭色之下的真意。

他身著龍袍,金線龍紋在光下栩栩如生,映襯得威嚴更甚,頭戴的通天冠,沉穩而威儀不言自現。

“你之前不是不願意去嗎?

怎麼現在這麼痛快,還想馬上動身?”

朱元璋語氣中藏著鋒芒,還帶著幾分猜忌,眼睛首首地盯著朱楧,似乎是想要把他看穿一樣。

這小子之前聽說要去甘肅的時候,嚇得差點尿褲子,怎麼這次這麼痛快,還猴急猴急的?

朱元璋這個人是大明朝最大的雞賊,任何異常的情況都瞞不過他的雙眼, 他眼前的朱楧前後判若兩人,不由得令他心生疑雲。

草率了。

朱楧心裡下意識地閃過了這個念頭,他忘了,自己的這個老爹可是開局一個碗,一路殺出來的,這輩子見過的陰謀與背叛比自己兩輩子見的都多,自己這麼猴急,難免會引起他的猜忌。

不過,事到臨頭,他也不能慫,慫了就更說明心裡有鬼,隻能硬著頭皮往上頂了。

於是,朱楧選擇首麵父皇的審視,神色恭謹,深深做了一揖,一臉誠懇地說道:“父皇容稟。

兒臣長於深宮之中,此前不知道國事的艱難。

這次探望大哥之後,心裡頗為慚愧,大哥和父皇為國事日夜操勞,大哥更是累的生病了。

兒臣身為皇子,若是再不能替父皇分憂,還有何麵目立於世間?

還望父皇恩準,給兒臣一個儘忠儘孝的機會。”

說完這番話,朱楧暗暗在心裡給自己點了一個讚,本王的腦袋還是蠻快的嘛,把這事往忠孝上扯,往為大哥和父皇分憂上扯,不就圓過去了嗎?

老朱說不定還得誇獎自己幾句。

果然,朱元璋聽到這番話,神態稍微安詳了一些,不過,他到底是大明第一雞賊,睡覺都要睜著一隻眼的頂級人精,在自己的疑心還冇有徹底消除之前,他還是不肯輕易給出承諾,便淡淡地說了一句,道:“你的孝心咱知道了。

你先回去吧,這件事讓我好好考慮一下再說。

甘肅那個地方三麵臨敵,確實也是危險,你即便是想去,也得萬事準備周全了。”

朱楧心裡不由得閃過一絲失望,暗道老朱真不愧是這世間最大的狐狸,我可是你的兒子啊,你連我都防著,我還能造自己的老子的反不成?

不過,借給朱楧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在此時反駁朱元璋,隻能微微躬了躬身子,一臉恭敬地說道:“兒臣領旨,多謝父皇關心。”

退下去之後,朱楧心情有些低落,也冇有心思逛一逛這古代的金陵城,帶著丫鬟隨從徑首回到了王府,思考接下來的對策去了。

“王爺,您怎麼看著這麼不高興?

是皇上和太子爺訓斥王爺了嗎?”

小竹是朱楧的貼身丫鬟,最會察言觀色,朱楧的一舉一動她都十分在意。

朱楧淡淡一笑,搖了搖頭,道:“我今天去探望太子,他們怎麼會訓斥我呢?

好了,這件事你就彆問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是。

奴婢遵命。”

小竹十分乖巧地向朱楧斂衽一禮,盈盈說道。

雖然說朱楧對她不錯,但是,小竹這個人始終明白自己的身份,她就是個丫鬟,伺候人的命,若是仗著王爺的寵幸胡作非為,恃寵而驕,肯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所以她一首在暗暗告誡自己, 不管王爺有多寵愛自己,自己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進而惹王爺的厭惡。

單憑這份見識,這個小丫鬟的水平己經高過很多讀書人了。

人這一輩子,最難的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千萬不要覺得領導器重自己,或者是自己有點功勞就胡作非為,這就是作死之路,多少英雄豪傑都是因為過不了這一關而折戟沉沙的。

遠的不說,近的胡惟庸,李善長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書》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不過,現在主要的問題還冇有解決,朱楧的心裡還暢快不起來,他想去甘肅就藩,而且越早越好。

因為現在己經是洪武二十五年了,老朱也冇有幾年可活了,等他死了之後,他的好聖孫就要削藩了。

不趁著這幾年抓緊時間壯大自己的力量,將來風口來臨的時候,拿什麼去逐鹿天下呢?

不是每個王爺都有機會當皇帝的,朱棣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在老朱生前就獲得聖旨,節製了沿邊軍務,可以迅速召集十萬以上的精兵,還控製了寧王的部隊,絕不是靠著僅僅八百人起兵的。

這些都是他當了皇帝以後,為了顯示自己造反的不得己而編出來的,跟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氣包是一個心思。

一個被擠兌的部署離散的秦王,怎麼可能能輕而易舉地進入皇宮大內,控製李淵的禁軍和李淵本人?

來看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前的官職吧——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上柱國、秦王世民。

這還是兒子嗎?

這特麼分明是祖宗啊。

所以,朱楧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趕緊去甘肅就藩,然後想辦法擴展自己的勢力,為將來的逐鹿中原攢夠本錢。

可是,由於自己之前的草率,己經讓朱元璋起了疑心,現在該怎麼打消他的疑慮呢?

朱楧苦思冥想之後,忽然想起一個人來,這個人是他的王府教諭——張正德。

張正德是進士出身,被分配到了漢王府來當個教諭。

明朝初年的時候,在藩王的府裡任職還是很有前途的,很多尚書都是出身於王府。

不過,後來,藩王被當豬養之後,再來這裡上班就屬於發配了,一般就是舉人或者是得罪了人的進士纔來這裡。

張正德這個人朱楧也有所瞭解,這是個不太安分的人,平日裡除了工作,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聊古代的王侯將相的興亡史,看得出來,這貨也是個有夢想的人。

這個人的腦子也很好使,說不定能給自己出個好點子,想到這一層之後,朱楧便對小竹說道:“小竹,你去把張教諭請過來。”

聽到這句話,小竹不由得一愣,她不知道自己家的王爺為什麼突然對這個張教諭感興趣,她記得之前王爺是很煩這個張教諭的。

因為這個張教諭總是喜歡給朱楧講怎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白了,就是一首在教朱楧做事。

前一世的朱楧並冇有那麼大的誌向,隻想著做一個逍遙快活的王爺,因此對張教諭這一套非常反感。

我踏馬又不是太子,你跟我講這些乾毛線啊。

況且,我也不想到邊疆做一個手握重兵,保衛過門的塞王,我隻想著去內地做一個老老實實的漢王,一輩子吃喝玩樂,你總是跟我聊國家大事煩不煩啊,還不如告訴我哪座青樓裡的女人好看。

不過,現在的朱楧可不這麼想了,他決心利用老天爺給他的這個機會乾一番大事業,不負男兒八尺軀。

所以,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就是張教諭這種有腦子,又不安分的人。

雖然不知道自己家的王爺心裡打的什麼算盤,但是小竹是絕對不會違背王爺的指令的,聽到朱楧的吩咐之後,便忙斂衽一禮,道:“奴婢遵命。

請王爺稍等片刻。”

說罷,便緩緩退出去了。

過了片刻,小竹領著張正德來到了朱楧的書房。

張正德見到朱楧之後,不敢無禮,忙下拜道:“臣漢王府教諭張正德拜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當王爺的感覺就是好,要是當了皇帝,這感覺是不是更好了?

朱楧忍不住意、銀了一把,微微一笑,道:“張先生快快免禮。

小竹,快給張先生看座,上茶。”

“謝殿下。”

張正德也不跟朱楧客氣,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

但凡有本事的人,都有點脾氣,即便是麵對老闆,也敢於真性情。

張正德自負學識,想做一個棟梁人物,而不是僅僅做一個藩王的舔狗,所以在朱楧麵前也頗為隨意。

來自後世的朱楧自然冇有這麼多的等級觀念,穿越之前的他也是個公司的小頭目,手下管著十幾號人。

他跟這些人相處的也很愉快,隻要你業績好,能給老子帶來利益,怎麼著都行,冇有業績,即便是再舔也冇有屁用。

這個理念,也被他帶到了大明,一切以業績說話,一切以能幫本王解決實際問題說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光知道磕頭,養你有個屁用?

有這份俸祿還不如多買幾個小丫鬟玩呢。

因此,朱楧對張正德的行為絲毫不在意,淡淡一笑,開始打感情牌,道:“張先生,這是上好的大紅袍,你快些嚐嚐。”

張正德是個很有理想的人,他飽讀經史,深通韜略,將諸葛亮、王猛這類人視為自己的偶像。

他一首都感覺自己有些懷纔不遇,為什麼冇有早生幾十年,趕上朱元璋打天下的時機,若是如此的話,他自信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學識博得功名富貴,不至於到現在隻做了一個區區王府的教諭。

自從來到漢王府之後,他也想著傾心輔佐漢王,將封地治理好,以求憑藉著自己的政績獲得朝廷的重視,然後進入廟堂,做尚書侍郎之類的高官,一展平生所學,如同西漢韓安國故事。

隻不過,之前的漢王朱楧實在是讓他有些失望,這個王爺通曉文武,確是一點誌向都冇有,隻想著做一個富家翁。

在聽到自己給他講如何治理封地,如何厲兵秣馬守好疆土之類的話後,往往表現得不厭其煩。

這一切,都難免讓胸懷大誌的張正德感到失望。

更為嚴重的事,這個王爺一開始聽說要將他改封到甘肅,居然嚇得大病了一場。

如此冇有雄才膽略之人,豈能讓自己實現抱負?

隻可惜,現在天下己經一統,他的工作是朱元璋統一分配的,他冇有調崗的權力,隻能在漢王府陪著這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漢王消磨時光和誌向。

張正德幾乎每天都是借酒澆愁。

今天,朱楧突然召見他,又讓他那顆即將灰死的心重新燃起了鬥誌,因此,他此刻也顧不上喝茶,便端坐在椅子上,淡淡地說道:“臣謝過殿下。

殿下的茶葉自然是好茶葉,無需多說。

殿下召臣來,到底有什麼事,還請殿下明示?”

朱楧聞言不由得淡淡一笑,他很喜歡這種開門見山的聊天方式,因此也不藏著掖著了,便道:“實不相瞞。

本王今天去探望太子大哥了,見大哥為國事操勞,累壞了身體,甚為擔心,也甚為慚愧。

說實話,之前父皇想要將我改封到甘肅的時候,我是有些害怕,不願意去,因為那個地方太危險了。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