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實小說_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大實小說_ > 都市 > 大學生穿越之重鑄華夏 > 第5章 早朝論國事,侯府爭重任在線免費閱讀

李自成還跟我們說明瞭當時查抄明朝舊臣的事,實屬錯誤之舉。劉宗敏放縱手下,聲稱明朝舊臣留下了大筆錢財,慫恿去抄家,實則是陷害忠良,嫉賢妒能。此時的我默默思考:**現象何時都有,有幾個**分子也是正常現象,但對待他們絕不能手軟。我黨革命期間也出了謝步升、肖玉璧這樣的貪官,建國後又有兩個官員貪汙,最後都被判了死刑。不管官多大,都要用法律嚴懲,是非分明。這樣自然可以得民心,安撫的前朝官員也不會再度翻反叛。

李自成批準將劉宗敏交與我和楊銘,由我們二人交給吳三桂。回到山海關,我和楊銘將事情的經過彙報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聽聞此言,大喜。馬上命人押劉宗敏進來。

劉宗敏被帶到堂上,依舊趾高氣揚:“姓吳的。你不就是個邊將嗎?自從當了官之後,一生未立寸功,當了個平西伯已經是自不量力,現在你是我們的降將,當個侯爺有什麼了不起的!”

吳國貴坐不住了。怒斥劉宗敏:“大膽,姦汙侯爺夫人,壞事做儘,還敢口出狂言!”、

劉宗敏哈哈大笑:“既然惡事已經做下,又落在你們手裡,要殺要剮,隨你便。”

台上吳三桂站起身走下來,道:“劉宗敏,你縱容手下陷害忠良,壓迫百姓,姦汙良家婦女,理應處斬。不過看你是條漢子,跟著陛下起義也有過不少功績,我想給你個麵子,你自行了斷吧。”說罷走到旁邊放劍的架子前,拔出寶劍遞給劉宗敏。劉宗敏接過劍,架到自己的脖子上,隨後一劍下去,自刎身亡。

吳三桂看了看劉宗敏的屍身,隨即擺了擺手道:“他也算是條漢子,鑒於也是大順朝的功臣,將屍體帶回京城厚葬了吧。”

解決完劉宗敏,我們也算鬆了口氣,我想這件事總算和平解決了。清軍休想再入關,中華的百姓不用再飽受韃子的欺淩了。過了一天後,我們一行人回到了平西侯府。

我們到了府中,才知道吳老伯受了傷,陳圓圓受到驚嚇病倒,兩人都臥床不起。我們一起照顧二人。當聽說劉宗敏已被正法的訊息,兩人心情也好了不少。我和吳三桂打算在府裡多照顧吳老伯和陳圓圓幾天,戍邊的事交給吳國貴和楊銘。

第二天是大順的第一次正式的朝會,天下基本安定,李自成決定今日舉行登基大典,加冕昭告天下。吳三桂經過李自成準許,請我也去出席朝會。一聽要參加朝會,我以前都是在電視劇和書上看到的,本來就好奇,今天竟然要親臨現場,當然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由於冇官職,我第一次還是換了一身乾淨的便裝參加了早朝。朝會上,李自成身著十二旒袞冕,正襟危坐於龍椅,文武百官列居左右,無站在吳三桂後麵。聽李自成宣佈:

“昔日,大明黨爭激烈,昏聵**。東林攬權,壟斷財政,致使國庫空虛。又加東林豪強橫征暴斂,以百姓疾苦,民不聊生,故而天下暴亂,民變四起。先帝朱由檢及內閣周延儒等臣子鹹有心而無力,欲革弊政,而東林之強,不可除之。大明之亡,誠乃天命所歸。今朕初登基,掃平東林,剷除貪腐,輕徭薄賦,治軍嚴明,謹遵天道國法,不容奸邪,是乃民心所向。今之局勢,吾雖得天下,取京城,然關外清寇猖獗,虎視眈眈;南有前明皇室續明之命。望諸位愛卿居安思危,不忘先誌,遵從國法道德。切不可心生邪念,腐化墮落。前權將軍劉宗敏縱容下屬,姦淫劫掠,無視百姓生死,又殘害舊臣,淩辱舊臣之妻,既已伏法。朕前日聞明太祖朱元璋之治國,以為上策焉。故以後寅時即早朝,群臣皆不可遲。凡貪腐者,必死罪論處。”

宣佈完畢,眾臣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自此,大順王朝正式建國,接下來我們開始商議天下局勢以及如何進行下一步統一。

見得文官人群中出來一個書生一般的官員,他拱手道:“陛下,臣牛金星以為,我朝初定都,而時局不穩。關外雖有清寇,而吾有山海關之天險可阻;江南有前明皇室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前明續命。吾心腹之患,在南明而不在清寇。當務之急,應揮師南下,除滅前明,早日完成統一大業。待南北統一,吾可出關直搗遼東。”

武將裡也走出一位年輕的大臣,對眾人說:“臣為前明降將,家父生前曾多次與闖軍、清軍交戰,深知明、順、清三者利害。臣認為,今吾之大患不在南明而在關外清寇。福王雖定弘光,實則名存實亡,晚明**透頂,大限將至,於我並無威脅;清自努爾哈赤起至皇太極,無不乾儘反人類亡天下之大罪。明之亡誠無奈,而清但以恐立國而不顧民心,若留此患,必對我朝大不利。依臣之見,吾當遣使臣南下,說服弘光,聯合我朝共抵禦清寇。”

一聽這話,牛金星站不住了,立馬回懟:“我說你這小子,你本是明朝降將,令尊又是我朝之勁敵。汝此番言論,恐怕是思念故明,身在我朝而心在前明。”遂又對李自成說:“陛下,臣見此人為前朝孫傳庭之子,留下後患無窮,懇請陛下將此人逐出殿外,永不錄用。”

“放肆!”李自成一拍龍椅,站起身,“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孫世瑞將軍既已誠心降順,吾豈可拒之?現天下三分,我朝欲一統天下,正值用人之際。孫將軍之父乃明朝猛將,將軍繼承其父風範,為我朝進獻良策,吾必當納之。”

說罷,李自成又問眾人:“其他人還有何諫言?”

此時的我早已在回想抗日戰爭的曆史,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終達成協議,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合抗日。抗日戰爭尚能獲得勝利,眼下清朝實力不如我方,如果內部聯合,勝利終屬於我們。我隨即出列發言:“陛下,臣有一提議,望陛下和諸位大臣靜聽。”

兩側群臣紛紛不屑一顧,議論著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人能懂多少。李自成說:“諸位安靜,既然他有話說那靜靜聽聽。”

我沉思幾秒,然後說:“關外清寇是野蠻之師,以百姓為奴,必定早已覬覦關內廣闊富饒的疆域,現我朝立國不穩,南明已至末路,如果我朝與南明繼續開戰,必將致清軍趁虛而入,奪我江山。臣以為當派使臣出使南明,請求統一軍隊,聯合抗清。”

台下又議論不停,各持己見。內閣首輔李岩出列道:“本閣也以為聯合前明一起抗清是最好的策略。平西侯及其下屬身為明朝舊臣,與前明官員相交頗深,懇請平西侯派人前去說服。”

“遵旨。”吳三桂拱手鞠躬領命。

退朝回府,我心想這個我熟,我可是瞭解過抗日戰爭的曆史,前去說服,絕對冇問題,於是我自告奮勇,請求吳三桂準許我接手這項任務,派我前去遊說南明。

一旁的吳國貴看上去有點不滿,他趕忙將我攔在一邊,向吳三桂拱手道:“大哥,這小子是個新來的,對國家大事能懂多少?這種關係到國家命脈的事絕不能派他去,省得壞了大事。請大哥讓小弟去吧,我跟他們相處得都很熟,我去也好跟他們說話。”

我當然不願丟掉這個機會,馬上駁斥:“你怎麼就肯定我不可以呢?我新來可不一定不懂這些事!”

我們兩個誰也不讓誰,相互懟了幾句,吳三桂趕緊叫停:“國貴、雲竹弟,你們不要爭了。雲竹弟你是新來的,南明那些人你又不認識,確實怕你缺少經驗。這樣,今晚你跟國貴三場比試,如果三場你都贏了,我明早立刻派你去;如果有一場輸了,就派國貴去,怎樣?”

“好啊!”我一聽比試論輸贏,有機會接任,立即答應了。

傍晚,我真的迫不及待,想早點知道到底比試什麼內容。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